BrisbaneBBS.com悠悠网 | 布里斯班中文网_昆士兰华人论坛_黄金海岸论坛_Goldcoast_租房_工作_交友_同城

标题: [转】“熊掉进10米深坑用时1秒,此熊什么颜色?”这道小学题,把你雷倒了吧 [打印本页]

作者: fisk    时间: 2009-3-16 21:14
标题: [转】“熊掉进10米深坑用时1秒,此熊什么颜色?”这道小学题,把你雷倒了吧
这道小学题,把你雷倒了吧
教育专家:片面“思维训练”对孩子不利


  有一只熊,掉进了一个10米深的坑里,用了一秒钟,这只熊是什么颜色的?出现在某地小学三年级寒假作业里的这道题,近日在众多育儿论坛里持续 “发酵”,“雷”倒了家长,“雷”倒了记者,甚至“雷”倒了专家。
  著名教育家于漪认为,“雷”题是素质教育在某些人心目中的异化,包含似是而非求异思维的标准化试题正在让孩子误入歧途,对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消极影响。
  1
  【“雷”人题目】    小学作业牵涉高一知识点
  记者近日在某知名育儿论坛上看到,一个名为“狂雷的小学三年级寒假作业题”帖子受到众多网友的关注。这个帖子列举某地一道三年级寒假作业里的题目:一只熊掉进一个10米深坑用时1秒,问熊的颜色。所谓标准答案是白色的。理由是按照题目提供的条件计算出当时的重力加速度,而地球上只有两个点的重力加速度是符合这个数据的:北极点和南极点,南极没有熊,北极点只有北极熊,所以是白色的。
  从跟帖反馈来看,许多家长表现出无奈和困惑。网名“东妈”的家长跟帖说:“昨天晚上考了东爸,他当然是回答不出的,我做了提示:从重力加速度方面来考虑。结果他脱口而出是黑熊!因为熊是从外太空回来的,穿过大气层时被烧黑了!”也有家长已经习以为常:“倒,我又受刺激了。明天去考人,见人就问!现在一帮朋友见到我已经怕了,叫我不要再出题目了,因为都做不出。”
  当然,也有人对这道题目的推导过程提出疑问,认为结论有误。某中学一位教物理的庞老师听到题目的时候也被“雷”了一下,一时不知道问题的要害。记者第二遍陈述题目的时候,她才明白过来,笑着说:“这里面牵涉到的知识点,孩子要高一才学到。而且即使就题目谈题目,这样的解答也是有问题的。”
  庞老师给记者分析,按照题目给出的条件,熊下落的初速度应该是零,按照一般物理题目中对南、北两极的重力加速度的取值计算,1秒钟时间,熊只能跌到5米深处。达到题目要求的熊,所处地区重力加速度应该是地球的一倍。“呵呵,估计只有外太空了。”
  2
  【“雷”人题型】    “雷”人题大致可分三类
  如果说白熊的故事只是某地作业中一道题目的话,那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听到和看到的类似题目也不少。根据“雷”的程度和表现形式,这类题目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
  
  ■“超纲”型在孩子做的作业和课外书中,这类题目主要以“拓展题”等形式出现,超的不一定是教学的纲。它的“雷”在于学生并没有学过,或者脱离学生实际生活,孩子自然不会做、觉得难。市民蔡老先生曾经给记者举例,她读小学一年级的孙女做语文练习册,里面有这样的题目:请从绿油油、红彤彤、金灿灿、亮晶晶四个词里挑选出一个与其它三个不同的词语。蔡老先生说:“绿、红、金都是颜色,与众不同的应该是亮晶晶吧。”而另一种观点似乎也对:“金灿灿、亮晶晶和红彤彤都是发光的意思,与众不同的应该是绿油油。”另一道题目是这样的,在冬瓜、茄子、高粱、辣椒中选出一个与众不同的词语,“孩子连高粱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如何选择。”
  
  ■脑筋急转弯型一位家长致电记者,说自己的孩子曾经遇到过这样一道题目:1个人有3个,2个人有4个,3个人有5个,4个人有7个,5个人反而有6个,问这是什么东西啊?答案是笔画。因为“一人”两个字是3画,“二人”是4画,“三人”是5画,“四人”是7画,“五人”是6画。
  而记者曾经在某小学的练习册中看到这样的题目:窗户旁边的桌子上放着10支蜡烛,风比较大,吹灭了3支。小林把窗户关上,最后桌上还剩下几支蜡烛?答案是3支,因为3支蜡烛被风吹灭,就不会再燃烧了,另外7支都烧完了。
  
  ■纯粹恶搞型 这类的题目会在家长额外给孩子“加餐”中出现。学生小朱告诉记者,他曾经做过一道“小明钓鱼题”。   
  小明钓鱼回来报告说:“鱼钓得真不少啊!6条没头,9条没尾,8条只有半个身躯。”你知道小明到底钓了几条鱼?
  记者给出了23条和0条两个答案。小朱笑着说:“为什么是0条?你的解释肯定不对。”果然,他的解释让记者非常意外:原来是阿拉伯数字“6”去掉上半边像一个“0”,“9”去掉下半边像一个“0”,“8”去掉任意一半都像一个“0”。
  3
  【专家感言】  片面“求异”推孩子入歧途
  著名教育家于漪认为,一个人成长的最关键阶段是童年时代常规思维的培养,形成一系列习惯,如人吃饭要用手拿筷子等等。表面上这种习惯可能是行为上的,实际却是思维上的。 “当然,我并不反对求异思维,在现实基础上发挥想像力并没有什么不对,可是这里面有个度的问题。”于漪坦言,时下有些东西名曰“思维训练”,实际上是搞脑子,把孩子、家长甚至老师的脑子都搞糊涂了就是本事,甚至把社会上粗俗、搞笑等娱乐因素都掺杂进严肃的学习中。这与不正确的教育观念有关系,也和某些人曲解素质教育、曲解高校和高中自主招生中的素质考核有关系。“有的老师和家长以自主招生中的‘活题目’为指挥棒,片面地认为,搞怪就是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地看听学是应试教育。最后倒霉的是孩子。 ”   

作者: 笨小孩    时间: 2009-3-16 21:23
被雷到了
作者: patrick.huang    时间: 2009-3-16 21:29
我怎么记得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是说高考综合类里面的呢
三年级不应该知道重力加速度吧,还南北极?
作者: crystie    时间: 2009-3-16 21:41
對啊~~不可能在小學課本中出現吧~
樓上的,北極啦~有聽過南極熊嗎?
10米每秒 跟 9.8米每秒啊~~~~
作者: 晴天娃娃    时间: 2009-3-16 21:56
小学三年级不可能知道什么叫重力加速度的
作者: ﹎īναńсе    时间: 2009-3-16 23:07
有意思 相当有意思.
作者: 笨小孩    时间: 2009-3-16 23:41
中国的教育。。。




欢迎光临 BrisbaneBBS.com悠悠网 | 布里斯班中文网_昆士兰华人论坛_黄金海岸论坛_Goldcoast_租房_工作_交友_同城 (https://yichusheji.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