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上古名曰《辇山》意为负车向山而动。 《归藏》名曰《归臧》,意为满载而行。 《周易》本名曰《周》,三者统称易。易为赐,三者是上天神灵之赐。 后世学者大多是儒家学者,以孔子所修改过的《尚书》《春秋》等为研究本源,此为谬也! 孔子为武人之后,父祖为武官,在西周时传承不是史官之学,当时不能算是文化人。(然而仲尼先师之功绩为举世无双,后辈末学妄议失礼也。) 华夏文化溯源可追溯至上古祭祀文化,今人在祭祀文化研究上的缺失是为一大憾事,因其儒家学者大多排斥研究祭祀卜筮文化。 如 《周易》之解释。《易》在上古为经,《周礼·春官·宗伯》记上古三易,“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古书中没有标点符号,该句正式读法应为“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古人用字珍惜笔墨,记录文字一字千金。甲骨文金文都如是[1]。今人认为《周易》为“周文王之易”,其实“周朝之周”在远古写作“田”字,为广大土地。 “周易之周”为环绕,意为天下之易。两者在上古不是同一个字。 目前世传只有《周易》,古之学者多以《连山》《归藏》失传,然而太卜一脉以守护三易之隐秘为古之使命也。 《连山》《归藏》《周》易的作者为夏商西周大卜。 世人不知三易的本质为何?因此不懂三易之解释。 太卜一脉从族内庶子中挑选童子愚钝者,传《连山》《归藏》《周》之秘,因古代施行连坐,一旦家族获罪,则嫡长子必死,因此不传嫡也,外人更无法获知。郑玄为举世知名学者,学易于京兆第五元先[2]。兆为卜筮。东汉京兆延续西周春秋,为九筮之一。此人以筮为姓氏,为巫易,即九筮第五,元先为巫易[3]之名也。郑玄师事元先,因此获知《三易》点滴事,然多谬误。 桐城姚氏即为太卜后裔,姚即兆[4]也。《周礼·春官·大卜》“掌三兆之法,一曰玉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注》兆者,灼龟发于火,其形可占者。”。 金匮陈氏原为姚氏支脉,姚氏一族因《南山集》案牵连,则后人陈金雀夺籍为梨园伶人,清帝赐姓陈,陈氏被夺籍之后,忍辱屈身而使三易勿绝也,以藏书著书为己事[5]。陈氏藏梨园书为清末最丰富者,民国时期上海著名昆曲家李翥刚《昆剧全目》即陈氏藏本抄本,目前保存在苏州戏曲博物馆中,称镇馆之宝[6]。 春官宗伯太卜一脉流传,隐见于史册中,今简述之。 辛者计然传范蠡伍员,计然先祖为太卜侍者,辛者戍也。 戊者黄石传张良,传《连山》,戊者土也,黄石亦土也。 壬者司马徽传诸葛孔明,壬者水也,司马徽称水镜先生。 壬者李靖一脉传出日本,日本阴阳师安倍氏即传承李靖筮法,其中安倍晴明为杰出者,所著《占式略决》为安倍氏传授族中子弟初级课本也。今日本尊经阁文库藏本即为安倍七世孙泰统习字本。筮法为上古六壬[7]。 其余后世之宗伯太卜传系则隐而不知也。
[1] 前面既已阐明“太卜掌三易之法”,后面易法则不加“易”字,如连山,归藏,不称连山易,归藏易,更不可能把周易单独称易。 [2] 郑学为经学大家,师从第五元先。第五元先为人名 [3] 巫读筮 [4] 兆,《唐韵》治小切《集韵》《韵会》直绍切,音肇。《说文》灼龟坼也。《周礼·春官·大卜》掌三兆之法,一曰玉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注》兆者,灼龟发于火,其形可占者。《前汉·文帝纪》兆得大横。《注》应劭曰:龟曰兆。 [5] 吴书荫:《北大藏程砚秋玉霜簃戏曲珍本丛刊》序:清末民初,在北京梨园界中,藏钞本戏曲最富者,一为金匮陈氏,一为怀宁曹氏,两家所藏,约计四千余册。金匮陈氏,指清嘉庆、咸丰时著名昆曲演员陈金雀……金雀得暇,遂闭户读书,尤嗜古篆,自号学古篆伶人。光绪三年(一八七七)卒,享年八十七岁。着有《七声反切易知》、《见闻杂记》、《填词姓氏考》、《明心鉴》、《剧出书目录》和《杂剧考原》六种,“ 皆叙述乐部声容、词曲原委,及教诲梨园子弟心法也” 。 [6] 陈氏先祖曾言华夏戏剧源自上古王室王室雅乐。雅乐为华夏天子祭天地、袓先及朝贺、宴享等大典所用的乐舞,也是东亚各地雅乐之渊源。雅乐是六艺之一,西周以来以祭祀乐舞为主,为周礼吉礼组成部分。陈氏先祖致力于收藏收集梨园古籍,即后世陈氏梨园旧藏,民国时,旧藏托付赠予梅程两家,建国后梅程两家后人将这批藏书捐献给国家。即《梅氏缀玉轩藏曲》和《程砚秋玉霜簃戏曲》。 [7] 详见《安倍晴明《占式略决》钤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