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 ozyoyodotcom 联系邮箱 : [email protected] 开启辅助访问 | 开启辅助访问 DIY

本版置顶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留学类] 转贴:流浪者的足迹 - 澳洲,加拿大,美国加州生活随感

    [复制链接]

    99

    主题

    104

    帖子

    6245

    积分

    中校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积分
    624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mayl_0209 发表于 2008-7-23 03:14:46
    3415 2

    本内容为网友发布信息,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1) 登陆上海滩

    兄弟姐妹好, 我住在洛, 经常上文学城。 确实是个交流的好地方, 曾获得过很多有用的信息。 常看到一些讨论澳大利亚, 加拿大, 美国生活的话题, 因为我在这几个地方都曾生活过, 颇有些感受, 正好这些天工作不忙, 借机写篇文章, 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亲身经历, 也和有过类似经历的朋友共同追忆一下曾走过的日子。

    我毕业于XXXX大学, 一所还算可以北方的学府, 毕业后分在一所国营电厂, 干了不到一年, 便被现实的社会打破曾有的天真设想。 这个时候受朋友的启发, 产生了出国留学的念头。 想读个英语班会有帮助, 便打电话给上海一哥们--大学时我下铺的兄弟, 毕业后分配在江南造船厂。 这小子也正工作清闲, 巴不得我去陪他打网球, 於是我索性干脆辞职, 背上网球拍, 搭上由大连至上海的客船, 经过38小时的航行登陆上海滩。

    借住在朋友的厂单身宿舍里, 依旧住他上铺。 穿上他的厂服,摇身一变, 成为庞大江南造船厂的一分子, 厂服就是通行证, 骑着56元买的破自行车厂内外畅通无阻,朋友有空调的办公室也成了我夏日夜读的最佳选择。 报读了前进业余进修学院晚上的英语班, 白天或者在宿舍看书, 练听力, 或者到附近的二医大图书馆看书。 生活并不枯燥, 隔壁宿舍有好几个同级造船系的哥们, 有时一起打网球, 喝酒, 看看电影, 又找到昔日大学时自由的感觉。

    楼下是天天喧闹的瞿溪路菜市场, 买菜, 做饭成了我舒缓学习压力的法宝, 上海人称之“马大嫂”-- 买菜,打饭,烧菜。 上海确实是有活力的城市, 淮海路, 南京路永远是川流不息的人流, 灯火辉煌。 这些年来又是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 难怪上海人来到国外都说国外土。 上海也是一个人才济济的都市, 印象最深的是我GRE班的老师, 叫许道正,当时30岁左右, 貌不惊人, 是上交大的数学老师, 却经常被邀请给外语学院的老师培训, 当时一直试图冲击GRE, GMAT的满分, 水平之高, 令人难以致信。 然而上海的气候是北方人难以适应的, 冬天气温不太低, 很少低于0度, 但因为湿度大, 室内大多没有暖气, 只觉得到处冰冷彻骨。 夏天则闷热难当, 动一动就是一身汗。 我是全楼我唯一知道购置床头风扇和电毯的人, 曾被大夥儿引以为笑谈。 江浙一带的人确实有惊人的气候适应能力, 是北方人远远不及的。

    攻读GRE大概是我有生以来经历的最艰苦强度最大的学习了, 先是背GRE词汇字典, 考前2个月一天做一套GRE试题, 在二医大静静的图书馆里 ,对好表, 3小时一气呵成之后, 大脑已是麻木了。 下午再对答案分析试题。 记得考完GRE后过度兴奋的我在宿舍走廊里大叫,引得楼里的人都走出来看。
    经过一年刻苦的学习, TOFEL, GRE 成绩还可以。当时的目标是UCL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洛杉矶) ,不过看美国签证太难, 便目光转向澳大利亚, 很快拿到新南威尔士大学(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的 OFFER, 签证也顺利。

    (2) 留学澳洲

    我是在1996。3。1踏上澳洲土地的, 清楚记得飞机过海后在荒无人烟的荒漠上空飞行了很久才看到绿色, 降落时, 天空有些阴阴的,打令港(DARLING HARBOR)和醒目的白色悉尼歌剧院(SYDNEY OPERA HOUSE)清晰可见。 头一次出国, 对国外还没什么概念, 除了一点新鲜外没特别的兴奋。 反而有点失望, 见不到想象中的高楼大厦。 刚开始住在一同乡家里, 地处悉尼最乱区CABREMATA (越南城),在地铁站随处可见服饰怪异的越裔游荡, 后来知道是臭名昭著的越青黑帮, 就在这不久之前, 他们刚枪杀了一位作对的警长。在地铁站有时可看到刚吸完毒摊在地上的白人流浪汉。 其实后来知道这个区是特殊的,总体上澳洲是很安全的。

    到学校注册后, 认识了两位也从中国来的同学, 相约一起租了个TWO BEDROOM APARTMENT,离学校很近。 慢慢开始认识澳洲的美丽, 悉尼 是个极有特点的城市,太平洋蜿蜒曲折伸入大陆形成内陆海, 与城市天然合一。 悉尼大桥把南北悉尼连接起来, 悉尼歌剧院则坐镇桥头,画龙点睛, 增加无穷韵味。 悉尼的美丽洁净和碧蓝的天空, 是我后来住过的去过的北美大城市, VANCOUVER,TORONTO,LOS ANGLELES,SAN FRANSICO,圣地亚哥,和一些美国东部的城市NEW YORK, CHICARGO,费城都无法媲美的。 DARLING HARBOUR每年一度的NEW YEAR FIREWORK SHOW是一大胜观, 将近30,40万人会前来观看, 烟火表演持续一小时,与悉尼大桥, 悉尼歌剧院交相辉映, 壮观异常, SHOW后人流涌动, 撤离CITY (澳洲称CITY, 北美叫DOWN TOWN),又是一奇观。 悉尼的公共交通也是我所居住过和到访过的城市中最发达的,地铁网以CITY附近的CIRCLE为中心向往延伸,四通八达,公交BUS网普及城市的几乎每个角落。

    由於内陆海的缘故, 大大小小的BEACH遍布全市。 我住的地方离一个叫COOGEE BEACH很近, 经常去晒太阳, 游泳, 冬天也不间断。 在南半球的热带地区海岸JELLY FISH对游泳者是个威胁, 有一次被JELLY FISH(水母)蜇了, 现在还有疤在臂上。 从UNSW大学的家到COOGEE BEACH是五分钟自行车程, 小巧玲珑的沙滩有500M长, 两边是突起的峭壁山崖, 拾级而上俯瞰, 碧海白沙, 水天一色。 夏天时阴晴无常, 躺在沙滩上, 有时会看到乌云伴随着若隐若现的彩虹从海远方缓缓压来, 几分钟的狂雨后, 天空又是碧蓝无痕, 海鸟盘旋, 头一次体会被美丽镇摄的感觉。 留学澳洲的两年, 由於经济缘故, 仅去过墨尔本, 堪培拉,不里斯班, 黄金海岸。而其它的名胜, 大煲礁, 南澳,中部沙漠大岩石, 是我下次故地重游的目标。

    提起澳洲, 中国人普遍认为是个种族歧视严重的国家。 其实大部分的澳洲人是非常忠厚友好的, 我本人没遇到过不好的经历, 但是听说过别人有当街被骂滚回家的的遭遇。 当时还有一红发恶妇POULIN HANSEN成立ONE NATION PARTY排斥亚裔移民, 刚巧最近有天听洛杉矶中文1300AM新闻, HANSEN由於拉选票舞弊, 被判三年监禁, 令我欢欣不已。 我对种族歧视的看法是这样的, 当一个地方的某一族裔远远占多数, 冲突是必然的, 而越是多种族混杂的地方, 越平等互利, 我后来到加拿大, 美国加州后对此感受更深。 在澳洲操一口浓重口音的白人占人口的90%, 土著人ABORGANIAL是不争气的民族, 依靠政府凭早年对他们的残忍压制的反省而给予的高福利生活在中部的自治区。 悉尼 CITY (澳洲称CITY,北美叫DOWN TOWN) 的一个土著人聚居区也是治安很差,一同学曾在那被光天化日抢走钱包。

    澳洲总体上是个宽容开放平和的国度, 3月1日是每年一度的南半球同性恋连大游行, 胜况空前。 悉尼 的 KING CROSEE 区是世界十大红灯区之一。 在北美是见不到这种地方的。 该区也是旅游者聚集的地方, STRIPE CLUB林立, 商业很兴隆, 我曾在那里的一家礼品店打工做CASHIER, 每天看到五花八门的人物, 不过还是安全的, 偶尔会有人偷东西, 可能拿来换钱买毒品, 有土著人,有白人 。 总之近两年澳洲留学生涯有身居异乡的酸触, 偕友出游的快乐, 打工读书的辛苦, 阳光沙滩的享受。。。。。一言难尽。

    读书期间办好了加拿大移民, 那时(1997。3) 是最容易的阶段, 是自己到CITY的加拿大驻悉尼大使馆申请的, 只交了500澳元的申请费, 登陆费预交900多澳元。 你都不敢相信审批速度多么快, 从把材料交全到拿到移民局邮来的体检表仅仅用了3个星期, 这意味着免掉了面试, 如体检合格就可在三个月内拿到移民纸, 果然几个月后如愿以偿。 当时也可以申请澳洲移民的, 但这个国家除了让我感叹它的美丽之外并没有让我产生太多留恋的情愫, 对一个心中充满梦想的年轻人, 是个过於宁静的地方。 拿到加拿大的移民纸后, 已经是归心似箭了。 回到祖国和家人过了一个快乐的春节, 十五过后踏上了奔赴又一异乡---加拿大的行程。

    (3) 谋生加拿大

    那是1998年3月, 提前了几天先到北京, 一是会会几个分在北京的大学哥们, 二是想在北京找工作试一试, 当时就知道加拿大找工作难, 我又几乎没什么工作经验, 只是混了张工程硕士文凭, 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所以想在北京混点专业经验, 给自己找点自信。 同学带我去了展览馆的一招聘会, 当时就傻了眼, 人山人海, 好不容易挤进递了几个简历之后, 已是汗流浃背。 这次经验彻底打消了在国内找工作的念头, 知道人山人海中找工作的人比我强的人太多了, 还是去加拿大混混试试吧。 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 登上了飞往温哥华的飞机。

    当地时间中午抵达, 一进机场便去买去多伦多的机票, 因为有朋友在哪儿, 听说工业相对要发达, 我是学工程的, 机会能多一点。 外面下着小雨, 没有心情出外看看, 四年后的一天也到访VANCOUVER, 不幸的是也赶上阴雨连绵的天气, 加上同样是忐忑的心境, 没有心情和机会去太多体验这座加拿大西岸城市的美丽。 下午4点登机, 向东飞行了3,4小时, 由於3小时时差, 到达TORONTO已已是10点多了。 办完出境手续, 乘出租车到DOWN TOWN朋友的家里已经半夜了。

    TORONTO的第一印象便是脏乱, DOWN TOWN的建筑物和街道有些陈旧, 灰蒙蒙的, 初春的天气有一些寒意, 买了辆自行车, 接着办妥了每个新移民的例行公事, 健康卡, 银行帐号, 找房子。 下一步便是最头疼的任务了--找工作。 这下子看出区别了, 一个同时期来的电脑专业的朋友在登陆后的第一个星期就在一招聘会上拿到OFFER, 而我的专业HEATING&AIR CONDITIONING职位寥寥无几。 得知一些新移民一来就转行读电脑学校, 我已厌倦了读书生涯, 决心找下去。

    记得第一个INTERVIEW是在一偏远的小镇, 坐了近3小时的公共交通, 倒了4,5趟车, 离INTERVIEW时间20多分钟的时候我还在等下辆公车, 一咬牙搭了辆TAXI,终於按时到达。 两位白人ENGINEER面试了我近一个小时。
    交流很差, 由於我没什么工作经验, 他们说的东西又有很多专业词汇, 有时我都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他们可能开始对我冀望颇高, 看我的RESUME上有MASTER DEGREE, 还编了2,3年工作经验。 干脆最后我坦白了我的想法, 告诉他们这是我平生第一次INTERVIEW, 不报期望, JUST WANT TO TRY IT。 看着他们的脸色由微笑转成被欺骗的愠怒, 最后还是给了我一个建议--找个语言学校, 先练练英语, 当时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历了多次INTERVIEW后, 终於第4个月拿到一个MECHANICAL DESIGNER的职位, 是一家汽车空调制造商, 兴奋得几天没睡好觉。 然而只干了不满3个月便被炒了鱿鱼, 原因很简单, 没有经验, 这个行业是传统产业, 没什么难度, 就是靠经验设计不同种类空调系统, 汽车,火车,电车的,没有固定的标准,功率设计大了也不会把人冻死。凭经验也是新人难上手的原因, 没有书籍直接教你如何设计, 如果再没人带你入行,等着回家吧。。。。。说白了,是个没劲的行业。

    1999年的冬天对我来说是个异常寒冷, 失望,迷茫, 无助, 百无聊赖的季节, 每天除了看看书, 找工作之外, 很多时间泡在多伦多大学的GYM里, 游泳, 跑跑步, 桑拿, 我是一个酷爱室外运动的人, CANADA严寒的冬天让我吃尽苦头, 这也是后来决定投奔加州的的主要原因。 又经历了多次INTERVIEW折磨之后, 终於下决心放弃了这个BULLSHIT专业, 在99年开春报读了了一个学校的电脑课程。

    读了近半年的基础课程, 之后便开始自学, 天天泡在CHAPTER--加拿大最大的连锁书店, 那里有舒服的沙发, 最新的技术书籍, 随便看, 开到晚上11点, 我经常是最后一个离开的。 平时多请教正工作的朋友, 了解软件公司里的工作情况, 有针对性的阅读有关书籍。 终於天不负有心人,也赶上IT业蓬勃发展发展的顶峰, 2000年初拿到一家软件公司的OFFER。 之后的两年过了一段舒服日子, 工作轻松, PAY得不错, 认识一帮朋友-男孩女孩, WEEKDAY聚一块吃饭, 打网球, 周末出游, 夏天CAMPING, BOATING, 冬天SKIING。 2001年夏天还把老爸老妈申请来, 痛痛快快玩了三个月, 遍游加拿大东西部, 美国东部, 古巴加勒比海。 老爸是个电视台专业摄影师, 回去后还办了个影展。

    然而9。11过后, 经济形势急转直下, IT行业首当其冲, 公司开始裁员, 几轮之后, 终於于2002年一月被请进会议室, 宣布之后, 立刻被要求那上私人物品走人, 害得我只好把办公桌上养的金鱼和花儿托付给同事。 就这样一个曾拥有400多员工的, 排名加拿大前50名的软件公司就在几个月内土崩瓦解, 最后只剩下一个20人的TEAM, 被一家英国公司收购。 由此可见一斑, 当时北美经济衰败的冲击。

    说实话, 被扫地出门心里不太爽, 但不是太沮丧, 因为有心理准备, 再加上那时已经开始盘算杀奔加州的计划, 早晚是要离开这家公司的, 不过公民申请手续要花一段时间,不得不等。
    按原计划回国和家人过了一个热闹快乐的春节,没敢和家人说被解雇了, 怕他们担心。

    2002年3月份回来又开始找工作, IT方面的职位寥寥无几, 但日子过得不坏, 有UNEMPOLYMENT INSURANCE可拿,一个月1400加元,可领10个月, 生活不是问题。 很快开春了, 和朋友打打网球, 周末FISHING,出游, 7月份看世界杯,虽然有点混时间的无奈,但日子还算逍遥自在。 仅仅在7,8月份时找到一SHORT TERM CONTRACT工作干了一个多月。

    9月份顺利拿到加拿大护照, 便开始计划行程, 首先找多伦多的朋友联系几个他们在洛杉矶的朋友, 找个落脚地。 接着收拾家当, 扔的扔, 捐的捐, 送的送, 最后剩的衣物书籍加上电脑主机, 刚刚一只旅行箱, 送到邮局发往洛杉矶。 之所以我不把它放在车上带过去, 是因为曾有一次和美国边境海关的BAD EXPERIENCE。 2000年春天, 我开车送一朋友在RAINBOW BRIDGE(BETWEEN TORONTO AND BUFFLO)过境, 朋友在TEXAS找了份拿CASH的工作, 回来呆了两天, 办完事要回去,CUSTOMER OFFICE看到他的包里面有换洗衣物, 怀疑我们的入境目的, 於是把我们分别”请“到封闭式小审讯室里, 从下午一点钟盘问到近7点钟, 最后查明了一切他在美国打黑工的经历, 他甚至交代了在TEXAS交了个洋妞女友,而我表现也不比他差, 被CUSTOM OFFICER 连吓带蒙彻底坦白交代了试图送他出境的罪行 — CUSTOMER OFFICER称之为SMUGGLING, 那时才知道不当叛徒是多么难。在那里亲眼看到一人不知因为什么,被戴上手铐押上警车,真不是开玩笑的事儿。 CUSTOM OFFICE这些人眼光非常锐利。 最后我俩被赶回加拿大, 加拿大的 CUSTOMER OFFICER依旧温和友好, 一句“WELCOME BACK” 让人心里热乎乎的。

    加拿大是我心中的第二故乡, 是个国民友善, 资源丰富, 政策宽容的国度, 我所居住的多伦多是典型的移民城市, 各族裔混居, 人口400多万, 意大利裔最多, 占20%, 华裔次之, 有40多万, 最有趣的是98年看世界杯的时候, 任何一个队赢了, 都有人车上插着国旗, 鸣笛在街上庆祝。 唐人街异常繁荣, 喧闹, 中国人生活在这儿不会有异国他乡的感觉, 近六年来是大陆移民的高峰, 据说10年前在唐人街说普通话的还寥寥无几。 有一次我在球场上踢球, 有一人总盯着我看我挺奇怪, 我也看他, 仔细看越看越眼熟, 原来是大学同系哥们, 不是一个班, 但老在一块踢球, 真是巧, 通过他又见了几个大学同系同学。 加拿大东部地貌和植被有些和中国北方相似, 森林非常茂盛, 湖泊众多, 世界五大湖散布在周围,驰名世界的NIEGERA FALLS只离TORONTO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其景观恢宏壮观,震撼心魄。

    夏天经常曾和朋友们到湖边游泳, 玩沙滩排球,钓鱼, WATER RAFTING,划船, 近的在多伦多市内的ONTARIO LAKE玩, 也曾驱车几个小时去HURON 或 ERIE LAKE,几个人租个湖滨小屋, 住上两天。 多伦多的夏天气候非常舒服, 阳光灿烂, 蓝天白云, 偶尔下雨, 很快就晴天,
    但是夏天特短, 温暖的气候只持续6个月的时间,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总抓紧夏天的每个周末去玩, 生怕辜负了好时光。 但加拿大最美的季节要数初秋了,枫树是加拿大最普及的树种, 天一凉下来, 枫树叶开始变红, 其他的一些树种则变黄或棕色, 这样一来到处五彩缤纷, 绚烂夺目。 这个季节会持续3个星期, 大概从10月中旬到11月初。 1999年10月下旬和朋友开车到NEW YORK, WANGSHINGTON玩, 一路饱览北美壮丽的秋色。

    冬天会去滑雪, 一次圣诞节, 和几个朋友, 驱车深入MOTREAL的山区, 那里和美国交界, 是滑雪圣地, 8个人合租了一山脚下CONDO。 晚上隔着客厅的大玻璃窗, 可见远处山峦的条条灯光雪道, 滑雪者穿梭, 大雪满天飞舞, 和朋友们在室内架上火锅, 调侃畅饮, 暖意浓浓。 滑雪是个很刺激, 有挑战性运动, 然而但不是每个周末都去, 寒冷的气候有时会让人消沉, 懒惰。

    寒冷的冬天是我下决心离开加拿大的主要原因,另外还有一私人原因, 当时有一女友,
    相处近一年, 但个性和我不太合, 不想就此SETTLE DOWN下来, 正好借机有个了断, 别耽误人家的大好青春时光。 做个好朋友也不错, 还联系着, 她刚刚结婚, 发些照片, 丈夫是个洋小伙, 在加拿大朋友聚会时见过, 人非常NICE。 为她高兴有个HAPPY ENDING。 我走之前几天, 她邀请我去她新家, 还有她姐姐, 男友出差了, 过几天就是她的ENGAGEMENT PARTY, 看出来她挺兴奋, 和姐姐兴致勃勃谈论一些女孩子的话题。 而我则心中则盘算我的行程和要处理的琐事,忐忑着未卜的前程, 心思不在吃饭上, 有点郁郁寡言, 饭后独自来到阳台上, 20层的高度几乎俯瞰整个NORTH YORK, SCARBOROUGH区, 还可遥见20多公里开外的多伦多电视塔, 夕阳将下, 彩霞如火, 很美, 我心里在想, 加州的夕阳一定一样美丽吧。

    (4) 穿越美国

    2002年10月,天气秋意渐浓,又是熟悉的步入冬季的凄凉感觉,我的心已经象等待南飞的候鸟一样,难耐的躁动,终於10月17号,得以拿到新延期的驾照。 18日便即启程, 这之前车作了大修, 准备跑长途。 车上只带了个小包和一个睡袋。 出境的过程异常顺利, CUSTOM OFFICER 只看了一眼我的CITIZEN CARD, 然后问我,“WHERE WERE YOU BORN”, 对我的“CHINA”的答案似乎没问题就放行了。 那时候9。11之后, 边境检查挺严的, 但两国公民之间来往边境还是很容易的, 法律规定加拿大公民可不用签证一年
    中在美国可呆6个月, 事实上, 驾车出人境根本没有记录, 某种意义上来说, 居住期限是无限的。 当然如果CUSTOM OFFICER怀疑你有定居的意向, 有权拒绝入境。 在加拿大工作时一同事去芝加哥办公事, 过境时实话实说去工作, 被赶了回来, 第二天, 想再过境, 认为我不说工作应该可以了吧, 谁知遇到同一CUSTOM OFFICER, 二话不说不说请到里面, 登记入电脑, 半年内不许入境。

    其实大多数加拿大人对美国持有“成见” , 政治或人文上的, 但两国不可分离的地理历史渊源, 注定这只是“兄弟之争” 。 加拿大,澳洲,新西兰至今是英联邦国家, 保持君主立宪制, 英国女王是法律上的最高元首, 在我离开澳洲的时候, 正全民公决是否改为民主共和制, 投票结果是多数人赞成保持现行国家政体, 不过我个人认为, 改变是迟早的事, 这个英国殖民时期的产物终究要被民主, 开放, 平等, 多元, 互利的人性理念所淘汰。 这也是人类能持续生存的基点, 类似以色列, 巴勒斯坦的无休止仇恨争端只会把人类推上灭亡。 让我们每个人都抱着宽容, 友善, 理解的态度对待别人, 祝愿世界和平, 人类进步! 哈哈哈哈, 扯的有点远了,书归正传。

    过了边境, 是美国的水牛城, 以前来过至少有四,五次, 车停到一MCDONALD店边, 吃点东西, 心情有些激动, 毕竟这次与往日不同, 未知的但已注定的命运在前面等着我, 象一个包裹放在我面前, 我急于打开看看里面有什么。 驾车疾行, 穿过DETRIOT, CHICARGO, 一路漂泊大雨, 晚上看不清路只能跟着前面的车灯, 进入MISSOURI境内, 雨小多了, MID NIGHT时分车停到一REST AREA, 是供大卡车和其它过往车辆休息的地方, 我的ACURA/INTETRA TWO DOOR SPORTY CAR有个好处, 后座可放倒, 一个大的平面空间足以容下一人睡, 洗涮之后钻入睡袋, 度过了第一夜,睡得不太实, 精神有一点亢奋。

    第二天早起继续赶路, 中午到达ST LUIS,驶过密西西比河大桥, 放眼这条马克吐温笔下的神奇之河, 没有想象中的波涛澎湃,却如初成的少女,恬静安详,水面宽广辽阔, 拖船缓行, 有点象多年前在湖北黄冈见过的长江。 著名的GATEWAY ARCH拱形塔傍河屹立,在天空画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象个慈祥的长者迎接着每个到访的客人。 没有停留, 我的下一站是已近在眼前的SPRING FIELD。 一个以前国内的好朋友在那儿一所大学读书, 走前联系好在她那儿停留两天。 四个小时后安全抵达。

    这是个典型的美国中小城镇,平静安详, 30公里之外有个比较有名的小镇BRANSON。 是一些美国中老年人喜欢度假的地方, 公路上各种SHOW的广告牌一个接一个。 在那儿竟然有幸看到上海杂技团的表演, 节目相当精彩, 结束时几百观众起立鼓掌。 还看了一个在湖滨大木船上的歌舞SHOW, 是AMERCIAN CLASSIC STYLE。

    朋友学习很忙, 没有好意思太多打扰她, 两天后上路继续我的行程。一路饱览荒漠日出日落的秀色,穿越TEXAS, NEW MEXICO州广阔的原野, 2天后的下午2点左右进入UATH州境内,车驶入一个REST AREA。地貌已经是另一种风格了,红色的土壤,稀疏的植被, 一些起伏的小土丘,烈日当头, 象西部牛仔片里的场景。这里离GRAND CANYON大峡谷已经不远了, GRAND CANYON是我下一个到访的目标。

    小栖之后,驾车驶离主FREEWAY, 经过近2小时进入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停好车, 走近一个观景点,没有丝毫徵兆,低于地平线的大峡谷是突然出现在视野里的,震撼的感觉是语言难以言表的,放眼望去峡谷内谷势峻峭,奇形怪状山丘林立,俯视遥见2公里深处的克罗拉多河象条小蚯蚓盘踞谷底, 。一会儿夕阳渐落,峡谷颜色由黄转红,再变为褐色,直至一切笼罩在暮色之中。没有找MOTEL去住,把车停到峡谷旁的观景点的PARKING LOT,准备在那里过夜,这样就不会错过日出了。

    夜晚很冷,只好发动车暖气,在马达声中入睡。半夜醒来,披着睡袋借着微弱路灯光小心翼翼越过崖边岩石台阶走到观景台,扶着崖边铁栏杆,阴风习习,感觉面前无尽的,漆黑的空旷象个黑洞要把我吸进去,令人秫然,赶紧溜回车里。时睡时醒,天一微亮,便爬起来到观景台等日出。日出没有期望的壮观,天有些薄云,大大影响了效果。我开车沿着峡谷边缘的公路向东行,每隔几公里就有一个小观景台,都停一会儿看看,景致各异,走了20多公里开到PARK里最东边的DESERT VIEW POINT,峡谷边有一个近百年历史的塔形建筑,登上四方塔内的二层楼,可以看得很远。
    没有敢多耽搁,计划在天黑前赶到圣地亚哥,有个以前TORONTO的好朋友在那儿工作。

    一路南下, 驶过烈日炎炎的PHONIEX, 再并入西行的8号公路, 大约7点钟左右太阳刚要下山进入加州地界, 但离圣地亚哥还有400公里的路程。 这段路是所开的最险要的一段, 8号公里在山里盘旋, 漆黑一团,极多的急转弯, 大上下坡, 只好跟住前面一辆车, 目不转睛盯着微弱的红色尾灯, 手心全是汗。 指示表显示汽油不太多了, 开始注意寻找加油站, 开了150多公里不见踪迹,这时离圣地亚哥有近200公里的路程, 幸好就在盘算如何让圣地亚哥的朋友来援助我时,看到一个GAS SIGN,在漆黑的LOCAL公路上开了10分钟才到加油站, 长舒了一口气。
    终於9点半左右顺利到达。

    (5) 加州掠影

    朋友带我在圣地亚哥玩了两天,去了SEA WORLD和附近的几个有名的BEACH转了转,美国的海军基地就座落在MISSION BAY。 是个挺美的城市,地域不太大,整齐洁净,在海边可以看到很美的日落,还可看到成群的海豹自在得在沙滩上栖息游戏,对围观和来往的游客熟视无睹。朋友告诉我圣地亚哥大约有5。6千华人居住,带我聚会时认识了一些从中国来的朋友,大多是从事IT,信息,生物,制药行业的。还和几个朋友去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网球场打网球,美国的网球场真是没得说,到处都是设施优良的免费公共网球场,朔胶的,带灯光的,经常有空余球场。和之相比,加拿大的水泥场地要逊色许多(新建区除外) ,而澳洲的网球场都是收费的,公共球场是7-10澳币/HOUR,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球场是20澳币/HOUR,有电视监视器,玩过时了就有人来赶你走。说到这儿不得不抱怨一下澳洲的学府,那里学校的大多设施是收费的,GYM,游泳馆。。。,学生付了昂贵的学费却没有足够的待遇,难怪招收海外留学生是澳洲政府的一大项收入,生源主要是亚洲,中国,印尼,马来西亚,日本,韩国,泰国,我在时中国留学生有一些,不多,据朋友说现在有很多的小留学生。相比之下北美的大学是读书人的天堂,高额奖学金,优质教学,精良设施,相对平等的竞争环境。当然是要靠汗水才能换来的。

    两天后按计划来到仅两小时车程的洛杉矶。借住在朋友ARCADIA区的家里,女主人是我TORONTO一个好朋友的好朋友,以前从来没见过面, 但有些渊源, 毕业于同一大学, 夫妻非常热情爽直, 我住了3个星期才搬出来。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一个已三岁的儿子,我每次到访他都会欢呼雀跃,“TONY叔叔” 叫个不停,几个月前又添了个小女儿,天使般可爱的小公主。

    洛杉矶是个巨大的城市,如果从地图的角度来说,大洛杉矶地区是大多伦多地区和悉尼的4倍。人口有1千三百多万,华人大约有70-80万,集居在洛杉矶中偏东部一些区,MONTEREY PARK,ALHABRAM,ROSEMEAD,SAN GABRIEL,ARCEDIA,沿着10号FREEWAY有十几公里范围,是中文的地域,难怪很多华人在这生活多年仍不会说英语,照样过得不错。华人生活在洛杉矶是挺方便的,到处是华人超市,很多服务部门,银行,甚至政府部门有中文服务。

    说实话洛杉矶给我的第一印象不是很好, 高速公路上常有的TRAFFIC, 杂乱无章而有些陈旧的城市建筑,不是很兰的天空, 平淡的海边风景和冰冷的海水, 每天早上蒙在车上的一层灰尘, 都曾是我抱怨的理由。其实加州整体的风景就离我的想象差得太远,到处黄黄的山丘使之少了许多灵气。 再刚来加上找工作没有眉目, 开始的一个月情绪非常低落。

    然而不知是加州的神奇, 还是我极强的适应能力,两个月后我开始向TORONTO的朋友们炫耀加州的好处了。 2002-2003接踵而来的冬天对居住在加拿大美国东部的人来说是个小小的灾难, 多年不遇的暴风雪降临在这些地区,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而此时此刻对一个有幸沐浴在加州阳光下, 穿着短袖T恤, 奔跑在绿色草地上的人来说, 任何其它的要求都是过分的。加州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是它唯一可以骄傲而别处无法争锋的资本。

    刚来的日子并不孤独,这要感谢TORONTO的朋友介绍了几个他们在洛杉矶的朋友。来之后和他们联系上,周末会带我到处转转, HOLLYWOOD, UNIVERSL STUDIO,SANTA MONICA BEACH。。。。。。给了我很多精神上,实事上帮助。

    2002圣诞节过后, MISSOURI的朋友和几个同学来洛杉矶玩, 看中我驾驶和户外活动的经验, 力邀加盟, 7个人租了辆VAN, 一个星期转了圣地亚哥, SAN FRANSICO, LAS VAGES, GRAND CAYON。

    SAN FRANSICO是个相对古老的城市, DOWN TOWN的地处坡度非常大,有的街道几乎是45度角,有时爬过一些街道后回头一望,哇,似乎站在一个山上,和对面的起伏街区遥遥相望。 不过SF的景色并没有什么太特别的,所谓的渔人码头,九曲花街。。。感觉很平常,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GOLDEN BRIDGE看起来还是挺雄伟的,红色大桥橫跨青山碧水間,你可以在两边的海岸不同的角度欣赏它的雄姿。它建于1933年,经过半个多世纪依然是号称世界第二的斜拉桥, 第一的是美国西弗吉尼亚大桥。

    LAS VAGES是处在与加州相邻的内华达州,开到那要经过沙漠区,所谓的沙漠并不象印象中的黄沙遍野,只是毫无生气黄黄的干燥土地和起伏的土丘,偶尔有星星点点的植被点缀,一路是单调的景色。然而当入夜后驶入LAS VAGES却是另一个世界了,沿着LAS VEGAS大道,彩虹灯灯火辉煌,五彩斑斓,座座似宫殿般豪华气派的赌场沿街林立,挺拔庄严, 形态各异,游人如织,街头信步,偶尔看见高架轻轨车穿梭而过。在LAS VAGES住了两天,我对赌博没什么兴趣,以前去过各地的很多赌场, 悉尼, TORONTO,美国纽约的大西洋赌城,却从来没试着赌一赌。一是我从来不相信EASY MONEY,二是鄙视赌徒在赌桌上特有的贪婪丑陋和输钱后扭曲的人格。我历来认为只有无聊愚蠢却自以为聪明的人才会沉湎于这种向赌场捐钱的活动,当然偶尔玩玩是另一回事了, 相信我的话会冒犯某些人, 却是出自内心所感。

    除了赌博之外, LAS VAGES有许多可看的东西,各种节目表演,而我最喜欢的要数凯撒宫赌场前的音乐喷泉了,在长达3。4百米宽百米的池内,排排泉柱随着音乐的旋律盘转,游移, 喷升, 象一群白衣仙女, 挥舞长袖, 翩翩起舞, 时而低声耳语, 互逐游戏, 时而欢呼雀跃,腾云而起。

    和朋友们再次到访了GRAND CANYON大峡谷,这次的景况与上次不同,大雪的覆盖给大峡谷披上银装,与原始的黄红色相映,平添几分妩媚。然而因为时间的缘故,也仅是匆匆走访,一个愿望仍无法施行,那就是走到谷底,在克罗拉多河边露营一夜。在诸多大峡谷的HIKING TRAIL中,最长的可通到谷底是13公里长,落差1。3公里,预估的时间是8-10小时, 这是我下次到访要完成的事。 夏天在大峡谷内HIKING是危险的事,向下望去感觉不远,便产生轻视心理,实际上很耗费体力,天气炎热干燥,万一偏离路线走丢,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下谷前一定要准备充分。

    玩的事讲得差不多了,聊一聊加州的就业市场和找工作的经过吧。

    (6) 寻工洛城

    来加州前我已做好了找工作难的心理准备, 知道加州是IT行业受冲击最大的地区,做好长期作战的打算。曾想随便找一份工作先混口饭吃,一月份的时候差一点到一家旅行社做导游。现在想起来这个行业好像更适合我,有吃有喝有CASH拿,周游于加州名胜之间,只是不知道天天玩会不会腻。

    有一点出乎意料,找工作的过程异常简单,直截了当,没有制造更多讲故事的素材。

    新年过后, 11。12月发的简历开始有回音, 1月中旬有了第一个面试,面试的人是这家ENGINEERING CONSULTING公司的IT部门经理,和我聊了聊,问了问我的想法,介绍了公司的情况,没有谈太多技术方面的问题,大约有30分钟,他让我等一会儿,去旁边的CEO办公室一趟,回来后对我说,“WE ONLY HIRE THE PEOPLE WE LIKE, I WOULD LIKE TO OFFER YOU THIS POSITON,DO YOU THINK THE SALARY XXXX IS OK FOR YOU?” 当时真有点不敢相信,反问他,“ARE YOU SURE?” 。真应了一句话“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根据北美自由贸易协议,有一些工作种类,比如软件工程师,美加公民可以不用担保自由在对方国家工作,但需要申请TN1签证。第一次申请的人必须本人在美加边境的对方海关申请,以后每年RENEW,可以邮寄。法律上来说可延期的次数是无限的。

    3个月前的多伦多--加州之旅单程开了5000公里左右, 在心中留下了无比美好的印记,所以这次还是决定自己开车到温哥华,自认为这是最简单,安全,自由,好玩的旅行方式,不需要太多准备,只要把车加满油,你就插上了翅膀,海阔天空,任你驰骋。长途驾车最重要的是要把驾驶座位搞舒服了,坐姿要半躺,腰部要用软垫撑住,开车时身体完全放松,手指轻点方向盘,穿越原野的时候可以移开盯着前路的目光,欣赏沿途风光。

    洛杉矶--温哥华有2000公里的距离,路线极其简单,5号公路沿着北美西海岸北行直达温哥华,过境后变为加拿大99号公路。所以这次不用研究太多地图,倒是细查了一个在温哥华朋友住所的详细路线,他是以前在中国的朋友,说好在他那儿住两天。

    启程了,一路穿越加州, OREGON,华盛顿州,第二天晚上9点多钟顺利到达。 1月末的温哥华冬意还浓,不是太冷,白天零上六。七度左右,但天一直阴阴的,凉飕飕的风伴随着毛毛细雨,让人心里也闷闷的, 因为心里还牵挂申请TN1 VISA的事,没有太多兴致玩,只和朋友驾车走马观花看了看,感觉是一个由几座大桥把大岛屿连接而组成的城市,小巧玲珑, 很有立体感,但所有的美色被迷蒙的天气遮盖,难以窥其全貌。11月至4月是那里的雨季,以后会挑个好季节再访的。

    回加州的当天一早去边境的美国海关办VISA,非常顺利, CUSTOMER OFFICER几乎没有问我什么问题,看了一遍我递交的材料, 20分钟后签证已经在手里了。归途中的天气一如温哥华的风格,阴雨绵绵,时大时小,所路过的波特兰,西雅图也有和温哥华有类似的城市格局。驶入加州后,路过SACRAMENTO,SAN FRANSICO, 有些雾朦朦。然而当进入洛杉矶地界时,天空豁然开朗,蓝天白云,阳光灿烂,打开车窗任暖风吹打面颊,把音乐开到震耳,迪克牛仔沙哑浑厚的嗓音在风中激荡,“远离地面,快接近三万英尺的距离,思念象牵着身体的引力,它拉着泪不停得往下滴。。。。。” ,突然心底的某根神经被触动,泪夺眶而出,吹洒满面。

    新工作对我是个挑战,我接手一个正在印度开发的工程软件,主要工作是和印度的项目经理联系,监督开发进程,定期在公司服务器上安装,测试,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完善功能。由於以前我多做技术工作,而新工作更偏重于项目管理,在加上公司里全是老美,不象在加拿大时TEAM中有不少中国人,有时都可用中文交流。语言是个大障碍,刚开始的两个月,时刻面临着被解雇的危机,曾一度感觉到我顶头上司对我的不信任。

    然而我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语言交流不顺,就写报告,把项目上存在的问题,和我的改进建议逐条清楚列明,定期汇报,让上司及时了解项目开发进度和质量状况,有较大的项目改动一定先征求他的授权。另外对公司里员工对项目应用遇到的问题和反馈,无论多么微小,都登记入案,解决后按人回复说明和表示感谢,激发别人的积极性参与感,邦我完善项目。几个月后,我对项目驾轻就熟了,也赢得上司的信任和认同。

    有些加拿大的朋友问我加州工作市场到底是怎么样?说实话,形势不好,从我的工作可见一点端倪,一个ENTERPRISE SIZE SOFTWARE整体在印度开发,大概需要8-10个人FULL TIME一年时间,据说那里的工资是美国的1/10-1/6,而公司里就我一个人负责和印度打交道,可以看出IT工作流失的去向。但不管怎样是比加拿大机会要多,最起码有JOB POST,每星期可发出近20封简历,至於INTERVIEW 或JOB OFFER 那就是机率的事了。但一点是肯定的,多试多碰,总结经验,研究市场动向,最后一定会成。不过现在找工作一定要LOCAL找,招聘公司或AGENT看简历上的地址电话不是当地的理都不理。对於我这种四海为家,独来独往的人倒好说,有家有口的朋友迁移起来要麻烦多了。初到一个新地方需要相当一段心理调整期。

    转眼到加州已是近一年了,一切又归于平静,适应了加州明媚的阳光,不再有特别的感觉,一如以往一样过简单有规律的日子。 慢慢体会到生活就是这样的,在地球的哪一个位置时间长了都没有大区别。

    刚刚看完了一套国内的连续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一部讲述一些平凡人的故事,由解放战争到改革开放初期。我深深被剧中人物的经历触动,有些陷入剧情,陪着剧中人欢喜,振奋,悲伤,愤怒。一代一代人不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吗,有激情,有冲动,然而生活中更多的是平淡,或许能有幸过平淡安静和平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吧,那些从战争动乱中过来的人他们当时唯一的梦想不就是能在和平的环境下吃上一碗红烧肉吗。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总会尽量用积极乐观平和的心态面对它。相信一切都在变好,我们的祖国会繁荣昌盛起来,祖国的亲人会生活得越来越好,北美的经济会很快复苏,中国女足会有好的成绩,姚明来年拿个MVP。。。。。。

    也衷心希望每个朋友都会享受珍惜各自平淡的生活,善待身边的亲人,朋友,陌生人,活得平凡随意,笑对人生。

    后记

    感谢大家的分享,文笔谈不上,简单叙述一下一个典型70年代出生的在红旗下,戴红领巾长大的中国人游历西方,现有的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及生活肤浅的理解感受。只是用心用亲身体验写出来的东西会比较真实,贴切现实生活,相信有些朋友会在我的经历中找到一些交集和共鸣。

    草稿打好之后曾犹豫要不要SHOW TO PUBLIC,先给了一些朋友看,得到他们的首肯鼓励后,才有勇气贴出来。我本人的个性也是直率坦诚,做事不愿瞻前顾后,顾忌太多,就让兄弟姐妹们见笑了。

    仓促收笔,如有误,请见谅。许多个人的观点感受,可能因人,环境,地域,经历不同,有的朋友会有异议,可以理解,目的只在於交流,求同存异。

    OZYOYO提醒: 请避免提前支付订金、押金等任何费用,请与对方当面沟通,确认资质并看清条款。谨防上当受骗。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收藏收藏
    板凳
    hover789 发表于 2008-8-5 19:06:33
    太美的文章了,收藏了,楼主多分享一些精彩的文章啊
    沙发
    ‰荆棘┌ 发表于 2008-7-24 16:30:58
    哇 .. 精彩 ,别人体验不到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搜索
    〓 房产买卖平台 〓
    〓 整租租房平台 〓
    〓 生意买卖平台 〓

    Copyright @ 2019 OZYOY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分享本页

    客服号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