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 ozyoyodotcom 联系邮箱 : [email protected] 开启辅助访问 | 开启辅助访问 DI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年抗战大大削弱了国民党的实力吗?

  [复制链接]

111

主题

769

帖子

3330

积分

少校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3330

末日勋章2012龙年勋章篮球达人圆月勋章2013蛇年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牛顿 发表于 2013-3-24 13:53:28
4259 46

本内容为网友发布信息,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本帖最后由 牛顿 于 2013-3-24 13:54 编辑

    近日,有朋友在讨论抗战问题时对在下说:“抗战的时侯,国民党军在前方打仗,共**在后方发展,国民党的精兵强将都打光了,所以到后来就打不过共**了。”

  这个观点虽然有一定市场,但是却是站不脚的。只要动脑子想一想,就会发现问题。

  当时在下的回答是:“抗战开始的时候,中共军队不过区区8、9万人,抗战结束时91万人,绝大部分都是抗战开始后入伍的乌合之众,可是抗战八年后,为什么这些乌合之众成了精兵强将呢?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苏军、美军都从乌合之众成了精兵强将。为什么只有国民党军从精兵强将成了乌合之众呢?共**的敌后战场和大后方有什么不同呢?”

  在下以为持这种观点的人首先混淆了“敌后战场”和“大后方”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要知道,大后方属于正面战场,国军才有大后方。这个大后方全由我方控制。可以在不利的情况下提供掩护,可以休整训练军队,培训军官,提供后勤保障,提供物资、提供兵源……。

  而敌后战场则属于日寇占领下的沦陷区,中共军队在敌人的后方发展,那是在四面是敌人的环境下与虎谋皮,绝大多数中共军队是在无地休整,无后勤保障、无兵源提供的情况下,在日寇的占领区内和日本侵略者反复争夺生存空间,只有消灭了日本鬼子的占领军,才能建立根据地,得到立足之所,还要随时应付日寇的反攻,一旦作战失败则无处可逃,无路可退。从战略上来说,开辟敌后战场就是向日寇进攻,压缩日寇占领区,其凶险远超正面战场。

  战争是一种机遇,不论国共两党都在与日寇作战中消耗,同时也都在与日寇作战中发展。在抗战开始时,中共军队合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及各地游击队的实力,不过9万人左右,在战争中付出70多万将士,照说精兵强将早就打完八、九次了。国民党军抗战开始时170万正规主力,付出了340万人的伤亡,精兵强将的换代率比中共军队可小的多。战争结束时国民党拥有了600万军队,其发展又比中共军队大多了。

  要说消耗,许多人看到的是,战争初期的十多万德式装备的国民政府部队被消耗了。可是战争结束时国民党却拥有了39个美式装备的整编师。小则2万余人,大则如74师3万3千余众。

  战争中,国民党名将张自忠、赵登禹、饶国华、王甲本、唐淮源、武士敏、佟麟阁、冯安邦、钟毅……等180多位副旅职以上将领牺牲在卫国的战场上,损失惨重是不假。可是,由于军事教育系统的完善,就在战争中,杜聿明、孙立人、陈明仁、丘清泉……等新的一代成长起来了,他们受过全方位的军事教育,在和日寇的作战中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正是军中的少壮派。他们在兵团作战的中战术运用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达到了最先进的水平,杜聿明、孙立人、陈明仁等都曾以劣势兵力击败过林彪这样的中共高级指挥员。

  同样,经过了八年的抗日战争,李宗仁、卫立煌、薛岳、陈诚、白崇禧……等老一代国民政府军事家们指挥大兵团、大集团作战的能力更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那美式装备师为精华,又接受128万日式装备,长足训练,配备有坦克、装甲部队和空军,又经过抗战锻炼的有当时的立体作战能力的430万国民党正规武装也是一支放之于世界也难逢对手的大军,这些都是在抗战中发展起来的。

  也就是说经历了二战的洗礼,国民党军更称得上是精兵强将。

  当然这还没有包括被国民政府军重新收入麾下的,在抗战中专门帮助日本鬼子与中共军队作战,积累了大量剿共经验的曲线救国的伪军。

  我们再看中共方面:

  抗战胜利之日,与日寇周旋十四年的东北日联军四万军队仅余不足千人,师级以上干部生还者屈指可数。赵尚志、杨靖宇、王德泰、陈翰章等数以百计的中共东北悍将倒在白山黑水之中。

  关内中共军队,在抗战中同样损失了许多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洗礼的精兵强将,仅平型关一战就有上千名经历了长征的红军精华倒在与日寇的血战之中,进军山东的途中,三百多老红军和日寇一战而牺牲,罗荣恒将军抱头痛哭。这损失的难道不是中共军队的精兵强将吗?左权、朱程、常德善、易良品、桂干生、罗忠毅、田守尧、廖海涛、洪麟阁等一大批中共高级将领阵亡在抗日前线,同样数以百计,这些高级将领的牺牲,给短少培训教育来源的中共军队造成子大量的人材短缺。

  从战争年代经验来看,抗战结束时,哪怕中共军队中能力最强的朱德、彭德怀、刘伯承等军事家,在同时指挥五十万兵力以上大兵团作战上都是空白。

  抗战结束之时虽然中共军队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正规武装不过百余万,全装备军队仅66万(以缴获日式装备为主)。按照军队人员比例,中共军队损失的精兵强将远大于国民政府军,而发展的实力却比国民政府军差的太远。

  这个帐蒋介石大元帅算的比我们清楚的多,在抗战中真正保存了实力的是国民党军。他们的实力不但没有削弱,而是长足的发展了。因此在内战之初国民政府就宣称:3至5个月内解决共**。多么的自信。相反,内战爆发后,中共军队宣称:至少要五年才能打败国民党反动派。自信心相差的多么悬殊?

  无论从哪方面说,那种“国民党军队实力在抗战后比抗战前大为削弱”的观点都是难以成立的。相信这种说法的人,通常是只看到事情的一小部分忽视了其它。在下以为,相当一部分人并不是故意忽视那另外一面的,还有一些人就很难说了……

  ——————————————————————————————-

  有一种说法流传甚广,就是说抗战8年,国民党军队损失惨重,严重削弱,而共**军队不抗日,所以坐大,实力不减反增。因此在后来的内战中后者尽占优势。借此来为内战期间国民党在军事经济方面极端无能辩护。这种说法倒是高明,一方面抬高了国民党,同时又贬抑了共**。

  但问题是:那是事实真相吗?

  问题在于,如果真是这样,那有些问题就比较难解释了。

  比如,蒋介石在内战之初,给国民党军队定的计划是:5个月解决共**。

  蒋才会在十月间南京军事会议上宣布五个月之内打垮共军。既然五个月内可以打垮共军,又何必要和谈呢?

  ——李敖、汪荣祖:《蒋介石评传》下册第九章第一节

  而相比之下,共**方面给自己的目标是怎么样的呢?

  原来预计,从一九四六年七月起,大约需要五年左右时间,便可能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现在看来,只需从现时(1948年11月)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

  ——毛泽东:《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

  1946年,国共两党几乎在同时(国民党在10月,共**在7月)基于自己对双方实力对比的分析给自己定的目标来看,国民党认为解决共**只用5个月,共**则认为打倒国民党需要5年。显而易见的是,抗战后实力“大为削弱”的国民党军队,对自己力量的自信要远远超过“坐大”的共**。那所谓抗战八年国民党军队实力“大为削弱”,又怎么会成为国民党输掉内战的决定性因素呢?

  况且,国民党军的实力真的“大为削弱”了吗?

  网上流传一种说法,说国民党军队抗战前200万左右,抗战后还是200万左右。这样看来国民党军队好像没有增加。

  是这样吗?我们先看看抗战前国民党军队的数量。

  1937年春,中国的常规军总数达1,700,000人

  ——[美]布赖恩。克罗泽:《蒋介石传》第十五章“日本全面侵华”

  注:陈诚的《八年抗战的经过》称“战事初起之时”,“我国之总兵力”为170余万(第三页,此书的PDF格式封面中没有写出版社,所以不知哪里出版),何应钦的《八年抗战之经过》(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七十九辑,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称77事变时中国“陆军现役兵”共170余万(第三页)。

  到抗战之后国民党军队兵力是多少呢?

  在抗战开始时,中国的三军已经达到二百万,到抗战胜利时,竟然膨胀到六百万,兵员人数实在是过于偏高,因此造成军队质量的大幅下降、财力的严重消耗,以及征兵过多的民怨

  ——郑浪平:《不朽的光荣》第14章

  蒋开始大打内战之时,其陆、海、空军总兵力高达四百三十余万人。数量上固远远超过共军,装备之精良更非共军可望项背。

  ——李敖、汪荣祖:《蒋介石评传》下册第九章第一节

  这两个人的说法并不很一致。而且郑浪平说的是抗战胜利时,李敖说的是内战爆发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无论怎么说,抗战之后的国民党军队,数量远远超过了抗战之前。至于国民党军抗战前后都是200万左右的说法,纯属梦呓。

  但是质量呢?真如郑浪平所说的那样,“兵员人数实在是过于偏高,因此造成军队质量的大幅下降”吗?

  首先应该确定一点:所谓质量下降,只能说是平均质量下降,总体质量是不可能下降的。否则兵多了总体实力反而下降的话,国民党还保持那么多军队干什么?白白造成“财力的严重消耗,以及征兵过多的民怨”。这种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国民党应该是做不出来的。当时的国民党固然比较无能,但还没傻到这种地步。

  某些人强调最多的一点,就是抗战前国民党最精锐的德械师在抗战期间消耗殆尽。

  但是国民党军队是否因此就没有任何补充呢?

  当然不是。国民党的德械师没有了,但是它接受了大批投降日军的武器装备,还有了美国出钱帮国民党训练装备的美械师。这些事实,某些人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自然就必须视而不见了。

  一百二十万在华日军的武器装备大都缴给了国民党的中央军。

  ——李敖、汪荣祖:《蒋介石评传》下册第九章第二节

  只有少数日军和伪军向共**投降,而大多数则向政府军缴了械。

  ——[美]布赖恩。克罗泽:《蒋介石传》第十九章“马歇尔使命的失败”

  据上述何应钦:《八年抗战之经过》(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七十九辑,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二一三、二一四页)记载:日本投降,国民党共接受武器装备有步骑枪685897支,手枪60377支,轻重机枪29822挺,主要火炮12446门,步枪机枪子弹180994000余发,手枪子弹2035000余发,各种炮弹共2070000余颗,炸弹6000吨,战车(坦克?)383辆,装甲车151辆,卡车特种车15785辆,各种飞机1068架(其中可用者291架,待修626架,不堪用151架),飞机用油1万余吨,舰艇船舶1400艘,共54600余吨,其中军舰19艘(90至1100吨,仅三艘可出海),驱逐舰(驱潜艇)7艘(每艘约百吨,6艘可用),鱼雷快艇6艘(15至25吨各三艘,均可用),小型潜艇3艘(50吨内两艘可用),小炮艇200艘(每艘8至25吨,大部不堪用),马匹74159匹。

  当世界范围的军事冲突结束时,美国正在中国履行它在战争期间已经着手进行的军事训练和装备计划。该计划规定要组织一支拥有三十九个师的中国陆军以及一支“规模为八又三分之一大队的空军”,这些部队将接受美国式的军事训练,配备美国的机械、武器和弹药,①并根据租借法为该计划提供资金。……

  1945年9月14日,杜鲁门总统对中国行政院长宋子文说,美国打算帮助中国“建设一支适当规模的武装力量,以维护其国内的和平与安全,并对包括满洲和福摩萨在内的中国收复区采取充分的控制”。②他说,他打算把建立三十九个陆军师和相应规模的空军部队的计划进行到底,并给中国海军配备一些小型舰只。

  ——[英]阿诺德。汤因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之《1942——1946年的远东》第二编第一章第八节

  根据对39个步兵师和空军的供应计划而答应向国民政府提供的武器装备,在日本投降时的交付量大约只有一半。其余的部分是在后来交付的,其时这些武器要用来对付的敌人已经很明显了。

  ——《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册第十三章第一节

  由此可见,抗战后的国民党军队,与抗战前相比,数量是后者的2至3倍。战前的德械师消耗了,但却有了39个美械师的一半(其余一半是抗战后交付)和上百万投降日军的武器装备(这还未算上收编的伪军)。无论从哪方面说,说国民党军队实力在抗战后比抗战前大为削弱,都是很难成立的。相信这种说法的人,通常是只看到其中一半而不知道另外一半。他们能看到国民党军在抗日战争中死伤惨重,德械师消耗掉,而没看到还有美元组建的美械师;只看到网上到处流传的所谓苏联把关东军武器交给共**的说法,却不知道另一方面关内日军的武器几乎全给了国民党。(丛林浪子,草原帝国)

评分

参与人数 2金币 0 人气 0 收起 理由
MMT -2 -2 原來李元芳是你的小號啊
crysisbillylee + 2 + 2 论坛上难得的好文

查看全部评分

OZYOYO提醒: 请避免提前支付订金、押金等任何费用,请与对方当面沟通,确认资质并看清条款。谨防上当受骗。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收藏收藏
沙发
xlcyygy 发表于 2013-3-24 19:34:55
我只知道看电视,在大后方 每到鬼子来扫荡了 共**的军队就和老百姓说打不过 要去山里躲躲... 然后老百姓还冒着危险给他们送吃的送情报的. 你看国民党的军队敢说么?
板凳
 楼主| 牛顿 发表于 2013-3-24 20:20:57
xlcyygy 发表于 2013-3-24 19:34
我只知道看电视,在大后方 每到鬼子来扫荡了 共**的军队就和老百姓说打不过 要去山里躲躲... 然后老百姓还冒 ...

国军跑路的时候还想得起老百姓?得民心者得天下。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人气 -2 收起 理由
MMT -2 -2 原來李元芳是你的小號啊

查看全部评分

地板
sensmile 发表于 2013-3-24 20:22:03
客观的说。很欣赏楼主找reference的学术精神。 国军在纸面上肯定是比战前强了。大部分人其实是承认的。8年抗战的影响如下。
共**得以发展壮大
战前 3万共军对100万国军 肯定没戏
战后 100万共军 +民兵VS 400万国军  就有一拼了
共**大量渗透国民政府,搞得国军到处是间谍
国民政府经济崩溃或是在崩溃边缘
国军普遍厌战。不知为何而战。共军搞阶级斗争,激发仇恨,有作战的动力。
内战初期,国军的确有很大优势。你有兴趣可以看看 东北战场的例子。林彪他们刚开始可是被打的很狼狈的。
46年中甚至到47年在全面爆发。日本投降都一年多了,期间共军大举练兵,做战争准备,胜利的概率就大大提高了。
5
xlcyygy 发表于 2013-3-24 20:23:36
牛顿 发表于 2013-3-24 20:20
国军跑路的时候还想得起老百姓?得民心者得天下。

国军可是实打实打了几场保卫战的... 共军呢 嘴巴上说说..
6
 楼主| 牛顿 发表于 2013-3-24 20:28:57
xlcyygy 发表于 2013-3-24 20:23
国军可是实打实打了几场保卫战的... 共军呢 嘴巴上说说..

本帖旨在讨论国共双方在抗战中实力的消长。并没有抹杀国军抗日功绩的意思。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人气 -2 收起 理由
MMT -2 -2 原來李元芳是你的小號啊

查看全部评分

7
 楼主| 牛顿 发表于 2013-3-24 20:55:01
sensmile 发表于 2013-3-24 20:22
客观的说。很欣赏楼主找reference的学术精神。 国军在纸面上肯定是比战前强了。大部分人其实是承认的。8年抗 ...

“战后 100万共军 +民兵VS 400万国军  就有一拼了 ”
你这是得有多看不起国军啊。。。四比一还赢不了共军,这让国军情何以堪。。。。

谍报站大家都有搞,貌似中共占上锋。不要五十步笑百步。

经济确实当时国民蒋政府的大难题,没有解决好,不能只怪中共捣乱吧?现在有消息说国共双方都曾印对方假币以加速对方占领区经济崩溃(不知真假)。

宣传工作方面,国军一直做得不好。再输一筹。光“官兵平等”这一条,当时大多数国军部队都做不到。

另有一点异议:1946年6月国军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后来国军由于战局不利,于1947年改为重点进攻,主攻陕北和山东两个解放区。再后来,国军一败再败,被迫转为重点防御。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人气 -2 收起 理由
MMT -2 -2 原來李元芳是你專門用來扣分用的小號啊

查看全部评分

8
EricJLee 发表于 2013-3-24 22:11:49
牛顿 发表于 2013-3-24 20:55
“战后 100万共军 +民兵VS 400万国军  就有一拼了 ”
你这是得有多看不起国军啊。。。四比一还赢不了共军 ...

国军,哎,烂泥巴 不上墙。竟出一些 啼笑皆非,匪夷所思,大跌眼镜的糗事儿。以多打少 打输了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400万那可是 有好多的不太听话地方部队,后勤人员,好多闲杂人等,战力强又听话的就那些中央军而已。
而且,还有好多部队留守地方。真正打仗的时候能2:1就不错了,比如华北战场。
共军的 100万 那可是实打实,一条心的,共产机器人啊。后勤好像都是民兵或老百姓解决,占领的土地民兵把守就行了。

经济上是因为抗战的缘故。经济打崩溃了。物价飞涨。

关于谍报,关键是有一些国军的高级将领是共**或同情共**
给你个连接
潛伏於中華民國國軍中的中共間諜列表

关于内战爆发的时间 看这个连接
国共内战

9
 楼主| 牛顿 发表于 2013-3-24 23:41:11
EricJLee 发表于 2013-3-24 22:11
国军,哎,烂泥巴 不上墙。竟出一些 啼笑皆非,匪夷所思,大跌眼镜的糗事儿。以多打少 打输了都不知道怎么 ...

都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洗洗睡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人气 -2 收起 理由
MMT -2 -2 原來李元芳是你專門用來扣分用的小號啊

查看全部评分

10
sunnybank.rent 发表于 2013-3-25 09:06:50
你忽略了對日戰爭結束後
大量國軍及偽軍解編
其中多數人員因而失業
後又被共軍收編的事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搜索
〓 房产买卖平台 〓
〓 整租租房平台 〓
〓 生意买卖平台 〓

Copyright @ 2019 OZYOY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分享本页

客服号

公众号